2025年AICPA考试沿用全年滚动+季度窗口的灵活模式,考生一年内可获得至少12次核心科目考试机会和5次选修科目报考窗口。小编结合NASBA与AICPA最新政策,从考试窗口分布、重考规则、成绩有效期三方面解析考试次数限制与备考策略,帮助新手考生高效规划全年节奏,避免因时间误判延误通关进度。下文将详解考试窗口划分、单科次数上限及特殊群体适配方案。

考试窗口如何分布?
AICPA考试全年分为四个核心考季,每个考季包含主考期与延考期两个阶段。主考期为每季度前两个月(如1月—2月、4月—5月、7月—8月、10月—11月),工作日均可预约考试(法定节假日与周末除外);延考期为季度末月的前10天(如3月1日—10日、6月1日—10日等),为时间紧张的考生提供补考机会。
核心科目(FAR、AUD、REG)全年滚动开放,每月均设考位。例如2025年Q1考季安排1月23日、2月14日、3月9日等多个日期,考生可根据复习进度自由选择。选修科目(BAR/ISC/TCP)每年开放5次窗口,分别为1月、4月、6月、7月、10月,其中6月为2025年新增考期,未通过者可于7月31日前申请补考。需注意同一窗口内不可重复报考同一科目,且需避开美国法定假日及周日。
单科考试次数有何限制?
每科每年最多可考4次,若未通过可立即重考,无需等待下一考季。这一政策源于2020年实施的连续测试规则,考生在成绩公布后(通常为考后48小时内)即可预约重考,最快可安排3天后的考位。例如若3月5日FAR未通过,成绩3月14日公布后,可预约3月15日的重考(假设非节假日)。
但需注意两项限制:一是同一科目在同一考试窗口内仅能报考一次;二是全年单科总参考次数含补考不超过5次。国际考生需额外关注考场规则:关岛、日本等考场需支付140美元/科的附加费,且需提前45天预约考位。
成绩有效期如何影响考试规划?
单科成绩有效期为18个月,从通过第一门科目之日算起。考生需在此期限内通过剩余三科,否则已通过科目成绩将依次作废。全科通过后,多数州成绩永久有效,但申请执业执照时需满足州特定时限(如佛罗里达州要求3年内提交申请)。
备考顺序对效率影响显著。建议优先攻克FAR(财务会计与报告),因其内容占考试体系30%以上,且为AUD(审计与鉴证)的基础。联报策略上,可搭配FAR+AUD(知识点重叠度高)或REG+TCP(税法关联性强),每日投入3-4小时全职备考周期可压缩至6-8个月。
特殊群体如何优化考试次数?
在职考生可采取单科冲刺策略,例如Q1考REG,Q3考FAR,利用周末及假期集中突破。留学生群体可依托学业空档期,尝试一年内通过四科,但需日均投入3-4小时。零基础考生建议采用2+1模式,每年主攻2门核心科目+1门选修,3年内完成全科。
风险规避方面,需避开寒暑假办理学历认证(学校不处理材料),并提前3个月启动评估流程。NTS(考试授权信)有效期6个月,需在此期限内完成考试预约。
小编提醒:2025年考试窗口灵活,但需警惕扎堆报考导致的考位紧张,尤其是12月核心科考期可能延迟出分。合理利用连续测试政策,可实现高频补考,但需平衡单科次数上限与整体进度。
好了,以上就是【2025年AICPA考试一年能考几次?】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USCPA相关政策,请访问【USCPA报考指南】栏目!一键轻松GET USCPA报名条件、报名费用、补学分、证书互换等全面信息!
相关拓展:



USCPA报考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29


复制本文链接
试听课
1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