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主页 > USCPA简介 > 从ACCA到美国CPA等多个证书,他是怎么考到的?

USCPA证书互认

  • HKICPA
    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
  • ASCPA
    澳洲注册会计师
  • CAI
    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
  • CPA Canada
    加拿大特许专业会计师协会
  • CAANZ
    澳洲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
  • SAICA
    南非特许会计师协会
  • MCP
    墨西哥注册会计师协会
  • USCPA全科通过
    可豁免ACCA八门科目
  • CPA Ireland
    爱尔兰注册会计师协会
  • ICAS
    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

从ACCA到美国CPA等多个证书,他是怎么考到的?

01-15 15:58
来源:中国USCPA考试网
浏览153
财会界有很多个证书都是含金量不错的,比如说美国CPA,ACCA等,如果说拿下一个证书就是个人能力强的代表,那么你能想象拥有好几个证书的人有多厉害了。从ACCA到拿到美国CPA等多个财
  财会界有很多个证书都是含金量不错的,比如说美国CPA,ACCA等,如果说拿下一个证书就是个人能力强的代表,那么你能想象拥有好几个证书的人有多厉害了。从ACCA到拿到美国CPA等多个财会证书,他是怎么一步步来的?跟着高顿小编一起来看看。
 
  吴卫军,1985年毕业于杭州商学院(今浙江工商大学)会计系,获会计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系,获会计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ACCA资格,成为中国大陆ACCA第一人(注:ACCA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1989年加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02年晋升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2004年开始担任ACCA的全球理事,成为36名委员中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人士。
 
  1990年,我开始参加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考试。因为我在国内接受教育,即使以会计硕士学位的教育背景,在ACCA考试中也只争取到了2门课程的免试,需要通过其余12门课程的考试。
 
  而且,我对英国税法、公司法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因为,这些知识与我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完全脱节。所以,ACCA考试对于我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不过,我在1992年春季顺利通过了ACCA的全部考试,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通过ACCA考试的学员。
 
  1993年,我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升任为高级职员,主要负责和参与开设上海办公室的相关事宜,在公司里是什么杂事都做的业务骨干。
 
  尽管工作繁忙、没什么空闲时间复习,我在1994年一次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全部四门课程的考试。1995年,我利用借调至纽约工作的机会,又一次通过了美国CPA全部四门课程的考试。
 
  前后6年,我考取了英国、中国和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为了能获得在香港的审计签字权,在香港普华永道当合伙人,我必须通过香港税法和公司法的考试,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的正式会员。
 
  2000年,我又一次通过了香港注册会计师的两门考试课程。
 
美国CPA
 
  1:掌握五大学习方法
 
  看上去我是一位逢考必过的学霸,但在成绩背后,我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和努力。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考证经历,我有以下5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1.在备考时,我通常会看两套教材,一套为主,一套为辅。对于我来说,专业资格考试涵盖的新知识点很多,看两套教材就等于把专业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过了两遍。
 
  而且,两套教材可以互为补充,在一套教材中遇到吃不透的地方,可以参考另一套教材,互相印证。
 
  2.我是以备课的方式来学习考试教材的。在研究生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在校外兼职给夜校学生上课,毕业后又留校任教一年,所以我有3年当老师的经验。
 
  我习惯用备课的方式来看书,不仅要求自己看懂,还要思考怎样给学生讲明白。我想象自己若是出题人,我会把哪些知识点当作考点。这样,我就化被动为主动,角色也从考生转变为考官。
 
  3.做往届的考题很重要。我的经验是要在考试前至少做三至五套模拟试题,这对梳理知识体系、消除自己的知识盲区、提高应试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值得一提的是,答好论述题对通过考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答好论述题,要正确理解题目,然后再展开论述,向考官展示自己的知识面。
 
  但是,要掌握好答题分寸,谨记“过犹不及”。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有时太希望向考官展示自己的知识量,甚至想在回答问题时有所创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会漏掉一些常规的得分点。
 
  花在“创新”方面的时间也是白费的,因为专业考试是不会要求考生去创新的,只要以书本为重,把题目涉及到的三至五个知识点有逻辑地用专业的语言写出来,通常就能拿到高分。在答题时一定要用专业的语言,通常是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中的重要原话,比如说,“实质重于形式”、“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价格与价值是否趋同还是背离”等。
 
  4.抓住考前24小时和考前2小时的黄金复习时间。我的做法是在开考前的24小时内就不再做题了。在这个时间段,我通常会对即将应考科目的自己所总结出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梳理。
 
  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考试当天一般会在考前两个小时到达考场。我把这两个小时看作是黄金复习时间的重要部分,即使碰到熟人,我也不和他们聊天,说自己要“临时抱佛脚”。
 
  我会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坐下来,让自己深呼吸几次,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并在头脑中回顾考试科目的重点内容,为接下来3个小时的考试作铺垫。
 
  5.要自信。专业考试一年一次,机会成本很大。在考场上如果发现题目难度很大时,也不要轻易放弃。
 
  如果你在考前做足了准备,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那么你觉得题目很难时,你应该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套题目都是不容易解答的。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你在100名考生中能够排到前25名,那么你通过考试的几率就很大。
 
  而这100名考生当中,有50名可能根本就没有准备,或他们的知识储备与你不在同一个水平上。所以,你只需要在剩余的50名考生中排到前25名就可以了。
 
美国CPA
 
  2:合理安排时间
 
  总结自己的复习备考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1994年,我希望自己能在18个月在纽约的借调期内通过美国CPA的全部考试。在美国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我报名参加了培训课程,周末靠听讲课录音带来学习。
 
  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美国CPA时要非常专注,要放弃早上的读报时间,因为起床之后,泡一杯咖啡,看一会报纸,一上午的时间就会从指缝间溜走。
 
  我听从了的建议,在1995年的整个夏天,放弃读报、参加朋友聚会和旅行,最终一次以较高的考分通过了全部科目的考试。
 
  所以,我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不要上网、看电影、玩手机,要一心一意地为通过CPA考试而努力。当你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时,你会觉得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当然,我对专业考试也有厌倦的时候。1996年,我被借调至悉尼。理论上,只要通过澳大利亚公司法和税法的考试,我就可以获得澳大利亚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但我已经考累了,不想再参加这样的考试了。
 
  2000年,我参加香港注册会计师考试,也是万不得已,纯粹是为了获得在香港的审计签字权。我曾经对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考试动过心,而这完全是出于我对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的兴趣和爱好。不过,我认为自己还是会更专注于自己的会计师工作,服务好我的客户,所以我放弃了CFA考试。
 
  在我的人生中,比较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没有在海外读过书。所以,我把自己的美国CPA考试经历当作是一种留学,至少在知识层面上,它并不比获得一个海外硕士学位逊色。

注:更多资讯可关注AICPA官方微信:“gaodunaicpa”或加入AICPA考友交流Q群:571115808 
 
新加群的好友可以免费获得:【2017年考前冲刺讲义】
 
 
 
 
 

THE END

  • 美国CPA

USCPA考试 真题下载

免费领取2024年样题及答案解析,掌握考试重点难点
受压缩限制图片显示不全,点击下载保存完整资料

USCPA考试 资料下载

免费领取2024年USCPA备考资料大全,包含所有科目
受压缩限制图片显示不全,点击下载保存完整资料

报考条件查询

USCPA[报考资格查询系统]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USCPA考试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拓展内容